重发丨对毛主席的十大抹黑

 驾驭美好   2024-07-27 20:18   9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毛主席是一位世界伟人,对中国和对世界的民族解放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


可自从他逝世后,人们对他的误解、抹黑和攻击慢慢多了起来,为了正本清源,我整理了在舆论上对毛主席或毛主席年代的十大误解。


1.一国两制首创论

2.“闭关锁国”论

3.文革是为了权力

4.功劳是集体的,错误是个人的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说的

6.文革浩劫十年论

7.只会好斗

8.《毛选》很多作品是别人代笔

9.对知识分子不重视

10.派毛岸英去朝鲜战争是为了镀金



一、一国两制策略是一脉相承


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智慧洞察出当时的局势,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最后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难题。


这是不是实事求是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是客观事实吗,有什么可疑问的,你提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这是“求是”,但不是“实事”!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指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研究规律性。


这个说法是“求是”:符合当时的局势,有效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回归。


那什么是“实事”呢?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脉相承,其内核最先是由毛主席提出,并不是总设计师首创,我们要真正地做到实事求是。


可以查阅《毛泽东年谱》等资料来检验!


1949年2月,毛主席向斯大林派的代表讨论局势时说:大陆上的解放比较好办,把军队开过去就行。而海岛上的事情须要采取另一种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所以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目前没有多大意义。相反,恐怕要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而定。


建国前,毛主席已经考虑如何处理香港的问题,那时候就洞察到利用香港的特殊位置作为对外沟通和发展贸易的窗口。


1949年10月,军队来到了深圳,但并没有继续前往香港,是因为不敌或者害怕吗?当然不是,毛主席连美国和苏联在背后搞的“划江而治”都不理,提出“不可沽名学霸王”,坚决“打过长江去”,谁阻挡就敢亮剑打败谁。之所以没有继续前往香港,正是因为毛主席所考虑的因素。


1956年春,毛主席委托章士钊带一封信给蒋介石,信中就讲到了和平统一台湾的具体方法,周总理归纳为“一纲四目”。


后来的“一个国家为前提”,“港人治港”与“澳人治澳”,“五十年不变”等内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63年 8月 ,毛主席与索马里总理谈话提到香港问题时说:“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们现在就控制它,对世界贸易、对我们同世界的贸易关系都不利。”


1965年,毛主席在接见外宾谈到香港问题时就鲜明地提到:可以考虑在1997年以后让香港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在当时的局势毛主席仍然明确地提到“两制”,只不过不叫“一国两制”这词。


1974年,毛主席与英国首相谈及香港问题时,毛主席说这事还不用着急,让年轻人去办,还特意指了指旁边的邓小平说:那是他们该做的事了。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香港更是要作为一个对外沟通的窗口,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利的环境。



二、改革开放前不是闭关锁国

这几十年在舆论上有一种声音,说毛主席时代是闭关锁国,所以导致了贫穷落后。这完全是谬论,但依旧很有市场。

改革开放前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遭受西方国家的封锁打压,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两大阵营对峙,不能颠倒因果关系。

并且我们对第三世界国家是开放的,为了争取话语权,三个世界的理论划分正是毛主席提出。至于当时做的事业,大部分都是开创性,革命性,很了不起。

不开放哪来苏联对我们进行的156个大项目支持,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不开放,哪来的众多国家投票支持我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不开放,哪来的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为后面改革开放做了基础。

推翻清朝还没多少年,怎么又会闭关锁国呢,把当时的领导人想得也太简单了。

至于说当时贫穷,你不能拿在有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了45年和当时从零开始发展27年比,只要你对比民国时期的历史就知道,当时说的人民翻身做主人可不是说说而已,普通老百姓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当时的苦,因素太多了。

一是因为从零开始探索,这是最难的。

二是因为蒋介石逃离台湾时带走大量黄金和资源,还留下一大堆特务。

三是因为坚持主权独立,受到美苏打压。

四是因为让落后的农业国短时间转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国,一代人吃了两代人的苦。

五是因为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打出了立国之威,打出了国际威望,打出了自信,打出了工业化,但需要付出很多,先辈们当然苦。

六是因为要剿匪,要改造反动知识分子,要消灭黄赌毒等,被改造的这些人当然觉得苦,而且阻力大,影响社会快速发展。

七是因为遇到了巨大的自然灾害,恰巧碰上了探索出现的一些错误,其实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主席退居二线了。

八是因为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非常艰辛,为后来单干提供了水利设施。

九是因为当时化肥农药还没在国内普及,生产力暂时低下,需要时间积累。

十是因为让青年上山下乡解决就业,同时让他们了解群众,可他们有些人后来掌握话语权不断诉苦。再加上出现一些贪官污吏,需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探索。

这些苦难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环境去搞历史虚无主义,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理解,我们感恩,我们吸取经验。

其实工人下岗,农民进城打工也很苦,背井离乡,留守儿童,很多农村孩子荒废学业进厂,大部分还没有社保。

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正的改善是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的,那时距离毛主席逝世已经发展了25年了,而毛主席时代也才27年。当时依然还是很穷,农村还是非常艰辛,直到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面生活才开始明显改善,那时候距离毛主席逝世已经发展了30年了。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民的自豪感才又开始出现,而到如今2024年,距离毛主席逝世已经48年,快半个世纪了。

一个在有利的环境、有工业化基础的条件、透支未来的模式发展近50年;一个在一穷二白、努力为后世做基础、阻力重重发展了才27年。发展时间、发展环境和发展价值观都有很大不同,一些人盲目拿来对比,责骂过去贫穷,是很不公平的。


三、文革并不是为了权力

毛主席是我党、我军、我国三者合一的创始人,每次遇到困难问题,他都能准确地指出问题、给出方案和指导成功,在国内外都有极高威望。一些人竟然拿文革是为了个人权力来污蔑,这是既无知又无耻!

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历史,就是毛主席早想退居二线。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主席其实已经退居二线了,他把精力主要放在研究国际战略上,当时在一线主持的是刘少奇(主席)、邓小平、陈云等人。

如果为了钱为了权,毛主席早年在国民党时期就位高权重,有着高工资和大好前途,根本不会跑去山沟沟闹革命。

后来国民党搞背叛,对昔日的盟友进行非常凶残狠毒的屠杀。

伟人的妻子、亲人和战友都有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与老蒋是不共戴天之仇。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为了国家大义,毛主席在“西安事变”极力促成和平解决,而不是为了仇恨而冲动行事,毛主席一直都是有大胸怀,是以国以民为先。

还有在中央苏区,那是伟人一手打造的,因为组织出现错误路线,伟人受到打压,意见也没人听。后来反围剿失败,湘江战役再损失惨重,三十万红军只剩三万。

自己辛辛苦苦搞出的业绩,被一帮人搞得快全军覆灭,如果换成张国焘或者其他人,可能早就带领自己亲信夺回领导权。

可毛主席自始至终服从组织的决议,没搞分裂,以事实说话,坚决自己的原则,需要自己的时候不计前嫌,出山力挽狂澜。

毛主席的一生革命,他妹妹1929年牺牲,妻子1930年牺牲,三弟1935年牺牲,大弟1943年牺牲,侄子1946年牺牲,儿子1950年牺牲,满门忠烈,而他逝世后,遗产都给了党和国家。

无论是毛主席的威望,还是毛主席的智慧、胸怀、革命初心,都不可能为了个人权力而搞晚年那场运动。

公道自在人心,乌云遮不住太阳!

1994年5月29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的雷洁琼女士,在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时题词: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题词后,有记者询问她感受,她回忆起一些往事,证明了毛主席的长远眼光:

图片

其实他本可以在晚年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名留千古,可为了国家和人民,为了打破历史周期律,为了把颠倒几千年的历史颠倒回来,他宁可“摔得粉身碎骨”也要勇于踏出探索的一步,为后人做了场实验

真的勇士,敢于自我革命,敢于视自己一生的荣誉为粪土,奋尽全力踏出舒适区去探索,去坚守自己的正道初心。


四、功劳与错误的认知

毛主席生前受到过很多不解和委屈,逝世后还是受到很多不解和污蔑。

功劳是集体,错误是他个人的。

真的替伟人感到委屈!

湘江战役后,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他出山指挥四渡赤水,很多领导人和士兵可能在那就会全军覆没,没后来的事了。

即使三年自然灾害退居二线,他种过田知道浮夸风也批判过,一直强调要“文斗”不要“武斗”,即使很多政策是一起讨论通过,但出现错误都归于他。

即使屡次不听他就失败,甚至损失惨重,听他的就屡次成功,但功劳是大家的。

攻打大城市失败,大家没主意时,毛主席就想到了“农村包围城市”。三次反“围剿”好好的,突然派新领导来,于是就失败,被迫转移又损失惨重,毛主席出山就指挥出“四渡赤水”,以弱胜强逃出包围圈,提出的指导思想更是战无不胜。

图片
图片

正确了,胜利了,那是集体智慧结晶!

时间越长,越会证明毛主席的伟大!


五、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我最先通过教科书接触,这句话现在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绑定的。


图片


我在网上一搜,跳出来的是1978年《光明日报》曾经刊登的一篇文章,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胡福明也因此出名。


图片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是总设计师说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这句话是毛主席说的!


相关的内容毛主席在文章多次提到!


而且背后有前提条件,有系统理论!


《实践论》写道:“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主席说得很明白,是“社会实践”,包括了“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实践不是瞎搞,真理需要经过感性才能到达理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致无穷。


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再次提到阶级斗争实践(革命实践):“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1963年,毛主席修改《在战争与和平的两条路线》这篇文章,特意加了一句话——“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图片

虽然胡福明那篇文章也有很多内容提到毛主席说的相关内容,但舆论上把这句话简化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忽略了原句是毛主席提出的。



六、驳文革十年浩劫论


“文革”期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动乱,而且有一些人受到了利用,有些人善于利用,不过“十年浩劫论”不是实事求是。


从时间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文革”并没有十年,大概集中在三年时间。


首先是“文化大革命”的文化革命小组在九大之后被取消;其次是造反派的五大领袖在九大之后也被隔离审查;其三是196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966年(其中三年是低于1966年),说明“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图片


2007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论述了那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1966年—1976年,工业生产仍继续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1966年国民生产总产值年均增长10.7%,只有1967、1968年稍有减少,分别为9.8%和9.9%,到1969年递增到16.9%,1974年递增到19.4%)上个世纪全球最大规模,最成功的工业化在中国,而同期世界增长速度是3%。”


这个数据分析,不仅从中可以看出并没有十年浩劫那种夸大情况,而且工业增长速度大概有三年受到影响,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文革”时间。


还有在1968年后,很多红卫兵开始去“上山下乡”,并不是一直搞批人。


从派别上看,并不止红卫兵,但舆论上都讲红卫兵如何如何好斗,其他的人没啥舆论,这点我们需要去看历史。


至于说“十年浩劫”和“经济崩溃”,那是夸大了,受到冲击倒是真的。


《邓选》第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


文中所提到的“毛主席指定我(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即为1975年1月13日周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济部分内容:


图片


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并没有出现什么“崩溃”,这是总设计师亲自起草,周总理亲自做的报告,完全可信的。



七、说“只会好斗”是肤浅和污蔑


为了营造伟人的“好斗”性格,一些人把毛主席的那首《奋斗·自勉》改了。


原文: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改为: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与天地共同奋斗,就是与大自然共同奋斗,敬畏大自然,但同时也不害怕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跪求上帝,是奋斗做到天人合一。


与人奋斗就是在社会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志们一起奋斗,不单打独斗。


一个是面对自然,一个是面对社会,意思都不是唯我独尊,好斗去斗别人,恰恰相反,更多是讲团结,讲统一战线,讲自然规律,讲天人合一,这才会快乐。


少了“奋”字意思完全相反,然后再结合毛主席晚年那场运动,营造的舆论就全变味了,这是肤浅的认知或者纯粹是污蔑。


毛主席确实是敢于斗争,但这个斗争是有三个前提条件的:


一是不仅仅敢于斗争,斗争只是手段,毛主席更善于团结;


二是斗争的对象是落后的东西;


三是斗争的目的为国为民。


1.到处是弱势,不敢斗争怎么以弱胜强;


2.我们的理想,不敢斗争怎么克服困难;


3.落后的东西,不敢斗争推翻怎么进步;


4.我们的利益,不敢斗争维护就会跑掉。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敢于斗争是必备条件!


在家,敢于和父亲的小农思想做斗争;在学校,敢于和老师的错误教学模式做斗争;加入组织,敢于和领导的错误方案做斗争;后来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国民党、日本、苏联和美国都敢于斗争,以弱胜强。


斗争需要力量,毛主席是非常懂得矛盾对立统一,斗争的对立面就是团结,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所以要搞统一战线。


毛主席小时候就很懂这个道理!


他父亲觉得读一点书够用了,不想花钱给他出去念书,好好经商就很不错。

毛主席不是软弱哭哭啼啼地请求,也不是耍脾气和父亲决裂,而是善于搞统一战线,努力争取得到母亲和弟弟同意,在家里就孤立了他父亲的决策,然后又去请了八舅文玉清、族兄毛宇居、堂伯父毛麓中和表哥王季范劝说自己老爹,让有威望的人劝说,最后终于可以出去念书。

第一次国共合作,掌握枪杆子的蒋介石突然反水,与老蒋作斗争,是敌强我弱,毛主席去敌人薄弱的地方——农村,实行土地革命,争取农民的力量。上山建设根据地,能容五湖四海爱国人士,还团结了王佐、袁文才这些山大王。


为了击败侵华日军,毛主席分析出三条统一战线,放下与蒋介石对抗,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打败日军。


面对美国的打压,联合了苏联,面对苏联和美国的打压,联合了第三世界,然后联合美国,而且掌握主动权,尼克松访华。


毛主席不仅仅敢于斗争,更是善于斗争,懂得团结,懂得统一战线,其实《毛选》第一篇文章这思想就非常明显。


斗争是需要团结的力量,所以要分化然后拉拢;团结的力量需要斗争剔除坏分子,达到真正的团结。团结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团结,矛盾对立统一。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善于斗争是必备条件!


所以单说伟人“好斗”是多么肤浅!


还有毛主席的斗争,都是对落后的东西斗争,斗争都是为了国家与广大人民。


所以单说伟人“好斗”没前提就是污蔑!


毛主席的斗争精神和目的,人家美国人都能看出来了。尼克松的女婿戴维在1975年 12月31日受到毛主席接见时说:“从你们的革命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灵魂是不能拯救的。” 戴维用了美国人信奉的基督教的语言,悟出了毛主席奋斗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的灵魂上升到新的境界。



八、《毛选》是毛主席的伟大著作


有些人不仅造谣伟人的诗词是别人写,还造谣伟人的文章也是别人代笔,特别是《毛选》雄文五卷,但事实胜于雄辩!


比如网上流传一篇《〈毛泽东选集〉真相》的文章,诬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这是污蔑,保留的手稿就不止12篇,还有很多是早期的讲演稿,相关的历史记载多着呢。


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齐得平拿出证据回击,谣言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很多手稿就不一一罗列。


很多人写的书都能证明《毛选》里面的文章是毛主席亲自写的。


比如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提到《毛选》相关文章:“毛泽东在写这篇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之前,坐了一天,动也不动,专心构思,然后又用一天时间,饭也没吃,一气呵成,完成了近万字的名篇。”


还有很多人把毛主席的巨作《论持久战》说成是抄袭蒋百里的,特别说“持久战”这战略是蒋百里在《国防论》最先提出。


这些人大部分既没看过《论持久战》,也没看过《国防论》,否则就不会相信漏洞百出的谣言,那些造谣者水平也真不高。


首先我们来看《论持久战》,毛主席在文章开头就表明“持久战”不是自己提出,当时社会上本身就有的言论。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外,还有一小部分是“持久战论”,但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持久战,如何进行持久战?


可惜没人写得出来,只有毛主席能系统写出来,还提出了“民兵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这是蒋百里没能体会到的。


再来看蒋百里的《国防论》,里面确实提到几次“持久”这个词,但没有出现过“持久战”三个字,更没有详细论述如何地“论”“持久战”。


如果看过《毛选》,关于《论持久战》的思想,很早之前的文章就有相关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用心对比一下就能知道。


斯诺写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在1937年春季出版,里面的内容记录了斯诺与毛主席谈论关于当时战争的对话,其部分内容还被毛主席引用到《论持久战》,在那时毛主席就已经有了这个战略思想。


图片


而《国防论》是在1937年夏季才出版,比《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出版还要迟。


事实胜于雄辩,谣言没有生命力!



九、对知识分子很重视


说毛主席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分子的谣言也是很流行,这些人首先是立场与普通老百姓不同,其次是不懂得辩证法。


《毛选》中有篇文章叫《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开头第一段总结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文中还强调领导层要劝服那些“大老粗”军人,要积极吸收知识分子。


当然毛主席重视的知识分子,是站在人民立场的知识分子,是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自私自利、为自己小圈子、为敌人服务的知识分子。


你看对鲁迅尊不尊重,对钱学森尊不尊重?这些难道不是知识分子?


只是很多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缺乏实践,搞圈子壁垒,就像现在很多专家经常出谬论一样,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尊重?难道不是应该进行批判么?



十、派毛岸英去朝鲜战争是大公无私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参加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毛主席特意去见了她,握着邓芳芝的手,动情地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


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民族自信,打出了国际威信,打出了工业化,也为后来与他国建交铺路。


朝鲜战争,轰炸到到自己的边疆,欺负到自己头上不回应,那么别人就会得寸进尺;建国后工业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但工业化建设必须扫清潜在威胁,如果东北边疆附近都是美军基地,长期需要耗费大量兵力和精力进行防御,哪能安心搞工业化;抗美援朝也为“一边倒”外交战略做了表态,这让苏联真正信任新中国,拉来工业化帮助;朝鲜战争,在战略上不仅仅与美方对决,与苏联也存在着战略对决,要做棋手,而不是棋子,要先上桌再说。


但出兵参与抗美援朝方案,赞成的不多,是毛主席力排众议,第一位志愿军就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有些人污蔑说派去是为了镀金,互联网上疯狂的发酵,有段时间甚至是甚嚣尘上。


其实这些人就是为了攻击伟人,如果伟人不派自己儿子去,他们肯定又会攻击说:牺牲那么大,自己有儿子咋不派去?


当时面对的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真想镀金,方式多得是,何必去如此危险的环境,还造谣说炒西红柿鸡蛋暴露,直到档案放出来才制止这造谣。


抗美援朝很危险,派毛岸英去,当时还有人劝阻伟人,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要知道,毛主席一家人已经牺牲了好几位亲人了,如果为了私心,根本不会派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如果有私心,当年就不会把田地分给别人参加革命;如果有私心,他女儿上学,根本不会要求女儿不准用公车接送;如果有私心,亲友托他找工作,他根本不会一概拒绝;如果他有私心,就不会把自己的财产都捐了出来。


培养接班人,可以看看蒋介石如何一步一步扶持他的儿子蒋经国的。


1937年3月,蒋经国从苏联回国,蒋介石立刻派他去中央学习,两年后接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查专员,兼领少将衔区保安司令职。此时蒋经国27岁,刚从政,起步就让人望其项背,接着升得很快。1945年,短短八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蒋经国,完成了从一介白身到国民党高级领导人和军队高级将领的蜕变。


而毛岸英1946年才从苏联求学回国,此时也就24岁,毛主席带着病到机场去接,非常高兴。


但过了两天就让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要深入了解群众,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建国后,1950年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任职,并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


蒋经国三年已经升高官,毛岸英四年还在工厂干活,还打算要深入基层继续工作十年,这对比就很明显了。


当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懂得外语,立刻参与了志愿军,去到一线现场。


毛主席派毛岸英去抗美援朝,毛岸英乐于参与奉献自己一份力量,这是大公无私,那些小人和别有用心的人的造谣,是漏洞百出,是不得人心,是没有生命力。


以上就是我总结在舆论上对毛主席或毛主席时代的十大误解,有些人可能是了解的,但不深入了解的年轻人,可能会被别人的谣言所误导,毛主席的光辉历史和思想,希望更多人看到,所以要正本清源。

赞赏即可获赠20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爆文荐读
1.
评邓小平饿死大飞机!
1.
我国已经到了彻底否定邓资改的时候了!
2.
历史钩沉:揭秘邓小平上位的两大事件!
2.
批邓10万+文章,快看,会删!
1.
邓小平改革开放40年孽事概述,震惊!!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